回到基地已是春末。桃树结出青果,玫瑰开得热烈。赵志远带来新消息:西北荒漠的石灶再次激活,红外影像显示,那团光影这次做了蛋炒饭,还细心地撒了葱花。碳测结果显示,灰烬形成时间仍是“七十二小时前”,仿佛那里的时间永远停留在某个循环里。
“我们派人守在那里。”他说,“每隔三天,灶膛就会自己燃起来一次。没人知道是谁在烧,但每次做完,周边半径十公里内的流浪动物都会聚集过来,安静地围着灶台趴下,像在等投喂。”
在来来沉思良久,取出那盒未拆完的信,翻到一封泛黄的:“青海格尔木,丈夫车祸去世前最后一句话是‘想吃你炒的剩饭蛋’。”她抬头,“下次去西北,带上这封信。”
培训继续进行。新一批“公共妈妈”已能独立完成基础菜肴。一个小男孩做出人生第一道菜??焯水菠菜拌芝麻盐,端给常年酗酒的父亲。男人吃了两口,突然伏地痛哭:“这是我妈的味道……她走的时候,我没赶上见最后一面。”
类似的故事不断发生。广东一位独居老太太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共食,做完梅菜扣肉后心脏病发作,送往医院抢救。奇迹般苏醒后,她说的第一句话是:“锅盖关了吗?”家属回答关了,她才安心睡去。袁长风调取当日数据,发现她昏迷期间,脑电波仍与厨房车的共振频率保持同步。
“意识可以在味道中延续。”他在日志中写道,“我们正接近某种真相:味觉记忆,或许是灵魂最原始的存储介质。”
夏至前夕,全球共食系统迎来最大规模联动。四十九个城市同步点燃灶火,主题为“未说完的话”。参与者需提前提交一道承载遗憾的菜肴,并附一句未曾出口的告白。
北京一位父亲做了儿子最爱的炸酱面,留言:“对不起,那天你说不想上学,我没听你说完,打了你。”
成都一名护士复刻了亡夫病中最想吃的兔头,写着:“你说等病好了带我去海边,现在我把海风装进玻璃瓶,陪你吃。”
哈尔滨的老教师炖了一锅酸菜白肉,信纸背面画着三个小人:“我和你们爸,还有没能出生的孩子。”
在来来主持仪式时,天空突现异象??北斗七星位置偏移,星光连成一线,直指地球。卫星传回画面:国际空间站内,中国籍宇航员突然闻到一股浓郁的豆瓣鱼香气,监控显示舱内并无食物加热行为。他摘下耳机,对着地球方向轻声说:“妈,我收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