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还有像是ZF提供的低息贷款等等,特斯拉可没少吃,马斯克敢吹这种牛逼,原因无非是他们在北美一家独大,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

        特斯拉的优秀毋庸置疑,但是说没吃过补贴纯纯就是在扯淡,当年他们可是靠着低息贷款活下来的,之所以敢这么吹牛逼,无非是他们在北美市场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

        比起竞争激烈的欧洲以及亚洲市场,在北美市场,特斯拉以及一众他们本土的车企,才是真正的特权存在。

        欧洲区以及我们国内,对于国内企业的新能源补贴并没有排斥选项,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都能拿到补贴,而联邦补贴则只针对于他们本土的企业,或者是在他们本土生产的车辆。

        如欧洲车企,但凡没有在北美本土有工厂的,都拿不到任何的补贴以及优惠政策,州一级的更加严格,部分州直接就是禁止了企业直营的模式。

        还有如充电桩等等基础设施不对国外企业开放,ZZ风险审查等等,都制约着国外车企在北美的销售,导致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因素。

        总结起来海外的车企,无论是我们还是欧洲的,想要在北美正常售卖,要么就是在北美设厂规避限制,要么就是走合作代工进入北美市场,要么就只能在细分市场,如不受个人购车补贴影响的电动巴士等等市场做出一些突破。

        哪怕以上条款都满足了,在部分州的销售方面,也是要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不能直营,也就是说要分一部分利润出去,这对比起特斯拉在国内的待遇,差的可不是一个级别。

        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保护主义,而且这种市场保护只会越来越严格,目前北美正在推动通胀削减法案,对国外新能源车企的限制进一步收紧,如电池供应链本土化等等。

        市场的壁垒,才是海外企业放弃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根本原因,汽车产业的建厂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动辄几十亿,在综合评估之后,如果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谁都不会瞎投。

        “欧洲这边虽然抽象,但政策的话还是挺不错的,今年是我们最好的机遇啊,必须得尽快在这边搞个工厂才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