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檀锦程一再向外界表明他造车的决心,但是可信度还是存疑的。

        如今14个年头走过,檀锦程对于尉来品牌的运营模式已经渐渐清晰了,以金融为根,锂电池,包括系统OS,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芯片制造为干,产业链布局为叶,推动着尉来的整车制造。

        十几年之前的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布局,渐渐的发挥出它的作用,尉来在技术投入方面,异常的精准。

        跟传统汽车相比,尉来有动力电池产业以及智能驾驶系统方面优势,这些全新的技术是吸引年轻用户的重要因素,而跟新势力企业相比,尉来又拥有自己的产业链优势。

        尉来的产能水平,根本不是新势力能够相比的,哪怕是特斯拉这种手握几十万订单的,在短时间之内都没法对尉来构成绝对的威胁,因为他的订单与产能转化率根本没办法匹配。

        特斯拉这一次妥协得这么的快,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产能问题,原本计划当中的柏林超级工厂投产,在5月3日因为环保审批的问题再次推迟,这严重影响了其在欧洲市场的将会计划。

        也让特斯拉更加的依赖于沪市超级工厂的产能,而且沪市超级工厂的产能,截止到目前为止还远远没有达到极限,不要忘了,今年依旧还是特殊年份。

        不过在欧洲市场,也不只是特斯拉遇到了麻烦,尉来同样也有这样的困扰。

        五一期间,檀锦程亲自飞往德国,除了视察在图林根州的锦新时代电池工厂之外,檀锦程也有意在欧洲拥有自己的整车制造工厂。

        “这帮老外真的是让人头痛,环保都入魔了,服了。”

        “额,老板咱们私下里吐槽吐槽就行了,在公众场合可千万要注意言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