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主要的是,通过汉系列,全新的语言设计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扭转了BYD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C端市场形象的重新树立,这是BYD今年最大的亮点。

        BYD有这样的底气。

        但是尉来的发展,同样飞速,最让船夫哥感慨的其实并非销量,新能源汽车发展飞速,作为同样有着先发优势的企业,无论是BYD自身还是尉来,销量的增长其实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尉来的成长,让船夫哥感慨,BYD感觉到压力的地方在于技术研发的转化率。

        汽车是一个靠技术推动的产业,一家车企可以凭借着某种“运气”推出一两款爆款车型,例如已经破产了的众肽,他们的众肽2008,保时泰都有短时间之内引爆市场的能力。

        但是想要让爆款维持生命力,持续的输出爆款,技术投入就是必须的,而所谓的技术投入并非是你花了多少钱就算是技术投入的,可能你的技术方向错了,钱花得再多都没用。

        作为一家在2008年成立的车企,走过14年头的尉来算不得年轻,但是也算不得是老牌企业,技术底蕴并没有那么的深厚。

        在尉来成立初期,檀锦程的操作模式其实也让很多人看不懂,东一榔头西一棒的,或是并购,入股某家零部件企业,或是在海内外玩并购,偶尔还跑去互联网搞一搞。

        甚至还买下了一家手机品牌,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

        在造车方面,推出了悦驰系列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像是吉利一样,逮着一个系列往死里薅,撑着尉来往前走。

        初阶段的檀锦程,给人的感觉就是玩金融的,对于并购,投资非常的热衷,旗下的企业一家一家的上市IPO,造车似乎并没有那么受到重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