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重量级消息,在原本安静的谢家老宅瞬间炸开了锅。
“啥?大成子你说啥,六百文,就这一本书咋就这么多钱?”
谢老爷子手上草烟卷儿险些落到地上。一旁的谢老二更是连手上没放下的锄头险些砸到脚都没发觉。
听到钱,屋里头几个女人也忍不住扎住耳朵。
只当没瞅见这俩人的失态,谢有成依旧笑眯眯:
“四堂叔,普通书是没这个价,但谁让咱们四丫这是写的好呢,人家书肆老板都说了,像这样的成色,以后送来多少都收。”
当然这只是夸张的说法,桃花县不大,县里能用的起手抄书的人家更是一掌都嫌多,大都有钱,有讲究的人家才用的上。
普通印刻板虽看起来死板了一些,但奈何便宜啊。在印刷术已经普及的大周,除非一些特殊书籍,一本书的价格大多也就在两百文以内。
当然有一点谢有成没有夸大,也不是所有“手抄本”都能卖出这个价。安宁这个之所以值钱,是因为她刻意仿了早前在书肆中看到的,前朝一位书法家的字迹。
虽然以这个年纪的笔力,能有两三成真意已是极难,但在这个小县城内,却已经是极难得的上品了。
但这些,一辈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的老谢家肯定是不懂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