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众所周知谢小弟这些年一直都在县学读书,然而桃花县今年拢共就两位举人。

        一个亲儿子,一个亲弟,说没关系,那才是真把人当傻子呢!何况新任解元郎还是安宁本人从小教导。

        两家人之前早有商量,宴席倒是隔开日子办的。谢小弟举宴那日,安宁还特意带着便宜夫君和儿子回去了一趟。

        老谢家这一日格外热闹。

        经过这些年发展,谢家村早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村中除了谢小弟这个举人外,光是秀才就有两位。

        除了村长家的小胖外,还有一位便是早前村中教书先生徐夫子的孙子。因着早前无偿教导的恩义,安宁之前的笔记,包括之后送来的经义,时常也会挑些合适的送去徐夫子那里。

        毕竟安宁心知,这世上并不是所有夫子都愿意小娃娃,尤其是村中像她这样的女娃娃一分束脩不掏地前去蹭课这么久。

        起码那些年,作为厚着脸皮蹭课的小娃娃,她从未从这位夫子甚至徐家人口中听过任何不好的话。

        更甚者当初三娃之所以能够结保,取得考试资格,除了谢有成出力外,也多有赖这位老夫子的帮衬。

        事实上,徐老夫子虽教书刻板了些,为人却是难得的大方和气,并没有往常读书人身上的清高劲儿。对于安宁送来的东西,虽自觉得受之有愧,但为了子孙前程,仍一张不落,仔仔细细地收了下来。

        自知自个儿的水平,后来更是没少叫孙儿前去村里两位秀才处请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