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一二岁取中童生起,便开始为书舍抄书,多年来一日不忘同书舍老板打好交情,跟同窗相处更是周全却不失风骨,这是书籍,也是人脉资源。”

        “对先生,每每拜访,必事必躬亲,悉心侍奉,年节关口,纵使送不了贵重之物,也务必要让先生看到他的诚恳之意。”

        “若有疑难,想要向县里几位举子求教,纵使在人家家坐冷板凳,白白等候大半日,甚至十次中有八九次也未必能见人家一面儿,问上一句,也从未有丝毫怨言。”

        知识面再加一加一。

        “于人情,张秀才之所以能读的起书,有钱赶考,除自己努力外,其亲姐姐一手绣艺同样不错。”

        但人家是怎么做的?

        还没考上秀才那会儿,就时不时将姐姐家的孩子接来亲自指导开蒙。经义笔记从不吝啬,就算有人偶尔有人说些酸话,也能坦荡承认旁人的付出。

        考中后,除去夫子,第一时间就是大大方方的给姐夫家送去谢礼,此后更是时常将外甥带在身侧。

        这是知恩。

        无论真心假意,起码人家做到了,让亲姐姐在婆家挺直腰板,后代受益无穷。

        “系统,如果你是夫子或是教谕,张秀才还有姓林的,若从中选一个倾囊相授,或者提拔之人,你会选哪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