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翻开,所有人屏住呼吸。
一颗小小的桃苗,竟真的蜷缩在土中,根须缠绕着一块碎瓷片??那是她早年摔碎的饭碗。
“它活着……”她嚎啕大哭,“它一直活着啊!”
在来来蹲下身,轻轻覆上泥土,又从包里取出一颗种子,放进坑里。“这次我们一起种。”她说,“等花开时,不止是你儿子回来,还会有人跟着香味找回家。”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动联系学校。有人送来祖传的酱缸,有人寄来母亲临终前缝制的围裙,还有一个退伍老兵,背着一口生锈的行军锅走了六十里山路。
“我在边境站岗三十年。”他嗓音低沉,“老婆走了,孩子远在国外。但我还记得她做的鸡蛋面??汤要清,蛋要溏心,撒一把青蒜末。我想……再煮一次给她烧的那碗面。”
在来来安排他在厨房车学习。第一天,他手抖得连火都点不着。第二天,面条煮成了糊。第三天夜里,整个宿舍的人都被一阵奇异的香气惊醒。
他们跑出去,看见老人独自坐在灶前,面前一碗面静静冒着热气。他的手终于稳了,眼角却全是泪。
“她说过,”他哽咽着,“只要我还肯为自己以外的人煮面,她就没真正离开。”
袁长风通过直播看到这一幕,立刻调取后台数据。短短一个月,“补光计划”已触发两千三百余次亲子通话,一百七十六个离异家庭重启联络,九名服刑人员写下忏悔书请求家人探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