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张安平一直在思索一件事:

        对方既然想用一次成功的空袭轰炸将自己钉在耻辱柱上、一棒子打死,那么,突破点在哪?

        他必须做两手准备,自己的个人得失是小,不能让日本人在轰炸中阴谋得逞事大。

        为此,他想过很多地点,甚至连斩首都想到了,但他认为这样的成功率太低,不值得对方这么干。

        国民政府的重要机构或者重要人物,在空袭预警发来后,都会躲到防空洞中,在戒备区想要顺利指引轰炸本就是难事,若是还要借轰炸取得战果,那更是难中之难。

        相反,工厂之类的反而更容易些。

        但搬迁到重庆的重要工厂,很多并不在重庆城内,复杂的山地形势让轰炸的难度增加、但也让张安平无法确定对方的目标。

        但他相信对方一定有相当大的把握,否则不会用一次无果的轰炸来迷惑自己——他太了解日本人对自己的“感情”了,尽管不少日本人怕自己怕的要死,但如果能坑自己扬名立万,对方绝对不会吝啬。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

        当有机会杀掉或者击败天下第一高手的时候,所有的高手,都会意动!

        而谍战这一行,哪个人不是高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