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的是,这些,全都在张安平的算计之内——张安平太了解这个老对手了,一个投靠了日本人,却在政争对手张安平“死后”选择学习张安平养光韬晦的汉奸,在地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做何选择不言而喻!

        且此时的李力行,思想上也在经历着一个变化。

        过去,他投靠日本人,是被捕后的“迫不得已”。

        为未来做打算,所以他才学着“死去”的张安平养光韬晦。

        可现在,汪某人投降了!

        不是每个人的战略眼光都能对当下的局势做出精准的判断——后世的人说武汉会战后,中日双方进入了战略相持,那是历史给予的真理。

        而国统区这边的战略大师们,无论他们怎么宣传日本人失去了战略进攻的主动,但鼠目寸光之辈、自私自利之辈,他们看到的是中国的大部分沿海,已经到了日本人的手里。

        他们看到的是国都沦陷了!

        他们看到的是日本人纵横无敌,国军死战也只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连后世老三海试都无法让一些人挺直的脊梁,更遑论这个时代?

        这个情况下,面对着国民政府二号人物的叛国降日,李力行的思想又岂能不出现转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