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忠救军在浙东的大半年时间中,歼敌人数远超于新四军,但佐克却从二者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式中看到了双方的差距。
他看好新四军的模式,尽管忠救军大半年的歼敌远超新四军。
忠救军在浙东的如入无人之境,在佐克看来是建立在新四军在这里建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的——否则以忠救军的规模,是无法在浙东长久存在的。
这一点从过去张安平尽量让忠救军的每一个指挥部统御的兵力不超过五千就能看出来。
因为忠救军不能像新四军一样在敌后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即便有军统在沦陷区城市中的情报组、情报站的策应,但依然不能像新四军一样,拥有遍布整个沦陷区的眼线和民兵力量。
新四军的发展,主要靠的是缴获,即便如此,以八百多人开局的新四军浙东根据地,却依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发展出了上万人的武装力量,而这是没有太多武器装备支援的情况。
如果浙东的新四军获得武器装备的支持呢?
他们能发展多少人?
而他们,又能牵制多少人?
为了应对山区的忠救军和新四军,从综合的情报数据上看,日军投入了超过五万人在山区外围屯驻,这其中有两万余日军——但他们牵制的兵力却不止这么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