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探讨起来。

        相互间争论极多,争执了足足两个多小时,才算将公共课程对应的专业确定下来——这还是托张安平关键时刻建议每个专业的学员必须选修三门公共课程的缘故,要不然他们争到晚上未必能出结果。

        在确定了课程后,就是老师人选。

        特训班不可能像学校那样,每门课程固定一位老师,而是一门课程需要多位老师才行,除了张安平外,其他人对特务处的情况非常了解,很快就罗列了一堆各课程适合的人选。

        又一一查漏补缺,确认无误后进入下一个话题。

        议题一个接着一个。

        特训班的成立其实就是新建一所学校,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情况很多,要不是筹备处里有三位老资格坐镇,有些事是包括张安平在内的四个小年轻想都想不到的。

        比方说形式主义——这玩意看似没用,但上面就好这一口,所以在李维恭和吴敬中的操作下,多了许多流于表面却绝对能让上面满意的流程。

        譬如:学员入训礼、领袖讲话学习、政治教育、纪念日活动等等。

        这个会开了足足十个小时,众人整理出了一堆文字性的报告,确认无误后纷纷签名上报处座,随后开始挑选校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