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能够调动的只有一台250Gev能级的粒子加速器,能达成的显著化成果很少。”

        “不过,如果下次能再进入,我们会尝试主要去对标准模型的质量生成机制进行测试,验证希格斯玻色子跟不同粒子的耦合常数。”

        “这一点需要各位大佬协助-——我们需要在现实中进行多次测试,如果可能的话,尽可能在同类条件下进行测试。”

        “另外第二个问题,我们暂时还不确定是否可以通过其他高能级实验的方式‘引爆’或者制造高维通道的‘管涌效应’。”

        “理论上来说,制造管涌效应最重要的应该不是能量总量,而是粒子平均能级。”

        “这样看的话,我们很难用核爆的方式来引发管涌效应——因为核爆粒子平均只有MeV级别的能量实在是太低了。”

        “但我认为,我们还是值得去做一次实验的。”

        “主要有两个思路,一个是核爆驱动粒子加速器,另一个,则是参考1958年的海星一号实验。”

        “那次实验中是产生了30Mev级别的电子的,这证明核爆是有可能自然产生高能粒子的,如果加大当量的话,搞不好,我们真能造出Tev级别的粒子来”

        林序的话音落下,提出问题的学者立刻站了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