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皱起眉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梓潼和涪县,而是北边的祁山。”
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西起北岈,东至卤城,绵延约50华里。
连山秀举,罗峰兢峙,被誉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陇咽喉,势控攻守要冲,所以成为三国时期,魏蜀必争之地。
祁山位于县城东的阊江之畔,海拔237米,为县城诸山的最高峰。阊江河水从西面绕其而过,宛若一条银色的玉带,在其下游数里原有崖石对峙,流急滩险,名叫阊门。
祁门于唐永泰2年建县,县名就是取祁山和阊门首尾二字。
建兴五年三月,诸葛亮于成都向后主刘禅上《出师表》后,进入汉中,设临时丞相府。
建兴六年四月,诸葛亮亲率主力,首次北伐魏国,陇右的天水等三郡降蜀。由于先锋马谡失街亭,情势急转直下,诸葛亮只得拨西县千余家还汉中。
同年冬天,诸葛亮又率大军,二次北伐魏国,出散关,围陈仓,后因粮草不济而退兵。
建兴七年,诸葛亮三次北伐。他派陈式占领魏之武都、阴平二郡,而他本人曾到达建威。
建兴八年,诸葛亮四次北伐。他派魏延西入羌中,郭淮截阻魏延于祁山一带,被魏延击败。
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亲自进行第五次北伐,并以木牛流马运输粮草,再出祁山,六月破上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