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硫电池……”听到这个名词之后,万主任当即来了兴致,“靠这一种材料,就能解决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还有正极材料的体积膨胀问题?”
这个反问也是把常浩南整得一愣:“万主任对这方面也有研究?”
锂硫电池这一块直到2009年才成为相对热门的研究领域,满打满算也就两年不到的时间。
没想到对方竟然能直接点出当前最亟待解决的点。
“研究谈不上。”对方摆摆手,“上世纪末,我还在奥迪公司任职的时候,对这方面进行过一些调研。”
说到这里,他突然停顿了一下,接着露出感今怀昔的神情:“那时候,这东西还是个纯粹的概念,我印象里甚至连最基本的可充电都做不到,只能仗着还算可观的能量密度勉强当一次电池用……没想到,现在已经快要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了。”
常浩南点点头,语气中带上了几分钦佩:“您的印象没错,直到2002年采用凝胶电解质体系之后,锂硫电池才真正具备有价值的充放电能力。”
对方开口就能锚定到当前要害,只靠十几年前的一次调研显然是做不到的。
必定是持续关注具体技术的结果。
不过,既然对方不愿多提,常浩南也不准备深究,而是直接开始回答刚才的问题。
“体积膨胀可以通过物理层面来解决,我们设计的大分子包含足够的多级孔道和中空结构,完全可以在宏观上限制硫单质和硫化锂的扩散,抑制体积膨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