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末那几年,华夏的技术底子实在太差,而且常浩南自己的影响力也还局限在航空产业内部。
等他能撬动足够多资源的时候,湿法光刻这条线都已经成型了,实在插不进什么核心技术。
外围专利倒是能有不少,但对于产业完整性的意义很小,几乎不可能作为博弈筹码。
好在通过曙光系列超级计算机,以及国产机床控制系统这两条线,算是让IC设计水平和IC封装技术勉强跟上了时代。
只不过芯片这行当属于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利润最高的消费级产品同时也是技术最顶尖的产品。
于是国内的半导体行业就卡在了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
要想实现彻底突破,就只能考虑另起炉灶。
栾文杰盯着常浩南看了好几秒钟,也明白过来对方的意思:
“所以你才在本子里重点强调了半导体生产?”
后者点点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